父亲的俭朴在熟悉他的人群中是公认的、也是令人钦佩的,他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体现着我们家庭传承下来的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父亲穿着十分简朴,很少添置新衣。他穿的衬衣常是换过领子和袖口的,他穿的袜子也多是补了又补的。父亲1960年出访波兰,工作人员知道他只有一双旧皮鞋,想给他买双新的或借一双比较新的,他不肯,说鞋旧一点有什么关系,上点油擦一下不就行了。
父亲一生粗茶淡饭,喜好吃些杂粮、野菜。他认识的野菜种类很多,休闲时也会带我们去挖些荠菜、马齿苋之类的野菜。在困难时期,他会带领家人种些杂粮、蔬菜,改善生活。在安徽,他组织全家开荒地,种红薯、苞米和蔬菜等;在贵州,他和母亲、姐姐种植了西红柿、辣椒、南瓜等。
父亲对住宿没有任何奢求,只要能遮风避雨就行。1978年,他从贵州调回北京后,一直住在一套公寓中,直到他辞世。父亲的卧室兼书房只有十几平米,一张床,一个书桌,一把座椅,四个书柜和一个装文件的大保险柜等必要的生活、工作用品往里一摆,十分拥挤。家中的家具也很破旧,是父亲调来北京那年,银行的同志从仓库里找来供他临时使用的旧家具,后来他把这批家具买下来,再也没有更换。